2015年12月11日下午,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與人民網教育頻道聯合主辦的第三期“向日葵國際教育論壇”在線直播。本期論壇主題為:哈佛青睞什么樣的學生——兼談美國大學最看重的個人品質。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助理兼留學總經理冉維與優秀小留學生的媽媽吉玉泓一同做客論壇,深入探討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低齡留學的家庭準備和出國適應等問題。



出國留學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為孩子選擇的一條求學路,尤其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低齡留學。然而,一方面留學傾向比例的攀升并沒有伴隨著國外錄取比例的同等高升。另一方面,已經留學的孩子出現被退回的現象。這促使我們不得不去知悉國外學校錄取學生的標準如何、國外學校上課模式及考評形式如何,因為這將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被錄取以及錄取后更好的適應、融入問題。
人民網視頻地址:http://edu.people.com.cn/GB/8216/52456/52457/400557/index.html
第三期“向日葵國際教育論壇”嘉賓

冉維: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助理兼留學總經理,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哈佛大學全額獎學金獲得者,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中心訪問學者,曾成功被耶魯大學管理學院MBA錄取。他曾是前新華社駐伊拉克戰地記者、駐華盛頓外交記者;2013年獲得共青團中央授予青年的最高榮譽“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吉玉泓:吉祥媽媽,理工科專業背景。女兒吉祥11歲的時候自己提出要出國讀書的要求,目標大學定在美國。因此,在女兒12歲的時候,吉祥媽媽陪女兒到加拿大讀書。今年吉祥14歲,轉到美國高中10年級,只為離目標大學更近一些,媽媽結束陪讀。
第三期“向日葵國際教育論壇”精彩觀點
·申請哈佛的所有的學生,70%到80%的學生在成績上都是過關的,都是可以錄取的,但是為什么它的錄取率只有5%-6%呢?那是因為它還要看其他的軟條件。
·對于這些比較好的學校比如哈佛或者耶魯。他們想招什么人?具體點說就兩點,第一個就是有沒有好奇心;第二,有沒有企圖心。
·哈佛留學適應兩道坎:語言溝通能力+選課。
·如果說中美教育之間的差異,中國學生數理化基礎非常好,但是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弱一些,因為中國的教育體系更多的是封閉式的,比如考試,中國學生最喜歡選ABCD,但是國外更加是開放式的,可能更加鼓勵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是什么,你有沒有主動性去學一個科目,你自己有沒有夢想和激情在里面,這很重要。
·哈佛關注的是什么?是你能夠給別人帶來什么,這是很有意思的。哈佛在招生里面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你進來之后,你給你身邊的同學能夠帶來什么有價值的角度,或者新鮮的知識,或者新鮮的文化背景。甚至是你能給教你的教授,讓他們學到點什么東西。
相關閱讀

熱門資訊

留學問答
- 加拿大碩士申請要求?admin
- 簽證拒后怎么辦?要等多久才能第二次?admin
- 高中畢業能直接上英國本科嗎?admin
- 音樂類院校,美國好?英國好?admin
- 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生要求?admin
- 如何申請轉專業?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