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6 13:52:12來源:新航道作者:新航道
摘要:這是個無處不手機的時代,“低頭族”隨處可見。即便是在課堂上,那方寸之間的精彩與誘惑,也讓我們的學生不再“舉頭看黑板”,而是“低頭看手機”。這不禁讓小編懷疑這上課到底是費腦子還是費流量?
這是個無處不手機的時代,“低頭族”隨處可見。即便是在課堂上,那方寸之間的精彩與誘惑,也讓我們的學生不再“舉頭看黑板”,而是“低頭看手機”。這不禁讓小編懷疑這上課到底是費腦子還是費流量?
“五一”勞動節出現了一個重磅好消息!現在終于有一家教育機構注意到“手機課堂”對學生學習的弊端,并開始采取措施,旨在扭轉局勢,引導學生“把頭抬起來”,讓課堂從費流量轉變為費腦子。這一家良心教育機構就是——上海新航道!
新航道在胡敏總裁的倡議下,立志開展“無手機課堂”這一專項活動,專門成立無手機課堂推進小組,在全國新航道課堂內幫助學生在學習時間內擺脫手機的干擾與束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業內首家實現無手機課堂的品牌教育培訓機構。
其實,早在2016年,新航道全國眾多分校就陸續展開了“無手機課堂”實踐教學,由于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如今越來越多的分校開始了“無手機課堂”的教學,從南京到青島,從泉州到上海,從武漢到西安,從合肥到濟南,從杭州到哈爾濱,從成都到福州,從石家莊到唐山,從長沙到鄭州.......
關于“無手機課堂”,有些人認為這限制了學生使用手機的自由。其實“無手機課堂”體現的是一種善意的人文關懷,營造的是一種專注的學習氛圍。在這種關懷指引和學習氛圍下,老師和學生并不是被迫執行,而是主動參與,通過投入和互動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一些贊同使用手機偶爾查查單詞或背景知識能有助于教學的老師其實只是選擇了小利和大弊,這種看似有助于教學的做法實際上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首先,課堂上隨意使用手機查詢不利于老師樹立學術權威。當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需要借助網絡來豐富授課內容。但每位老師應該在課前或課下完成,因為一旦拿出手機查詢,會讓學生產生懷疑,甚至擔憂:“這個老師到底行不行?”。如果某個問題很有挑戰性,老師完全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積極性來共同探討,或放平姿態向學生“坦白”,課后查閱資料后再回答。學無止境,老師也要堅持學習,不斷學習。
其次,課堂使用手機妨礙教學的流暢表達。雖然用手機播放課堂聽力和視頻材料無可厚非。但每一場教學活動都是一場表演,這個過程需要百分百集中,并投入精力和激情,使用手機會打亂整個節奏,既不利于老師講課,也不利于學生接受知識。
而“無手機課堂”的優勢是巨大的。首先,它可以幫助老師、學生更好自律,拒絕干擾與誘惑。目前,絕大部分信息都通過手機網絡進行傳播,且幾乎與上課內容毫無關系。這些都會擾亂老師、學生的正常思維,分散注意力,從而打斷教學進程,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的后果。“無手機課堂”卻成功避免了這些問題,正所謂“眼不見為凈”,最大限度集中注意力,慢慢養成教學與學習的好習慣。
其次,“無手機課堂”更是一種儀式,它提醒學生從放好手機這一刻開始,就要進入學習狀態,不至于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學生卻還在開小差。而且,在新航道的課堂上經過這樣一種儀式,有助于學生能在心理上形成一種暗示,即“進課堂之前,應該做點什么”,即使不交手機是否也會想到應該把手機關機或者調整靜音?!這樣國外大學課堂上經常出現的中國流行音樂的鈴聲是否會少一些,中國留學生的形象會不會由此再高一些呢?
“無手機課堂”從學生角度出發,通過提升老師教學質量,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幫助每一位學生達到更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能力,斬獲更好成績!它值得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去主動遵守,甚至主動傳播。
免費獲取資料
免責聲明
1、如轉載本網原創文章,情表明出處
2、本網轉載媒體稿件旨在傳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在本網博客/論壇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