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22 17:24:50來源:互聯網作者:上海新航道
摘要:很多同學都覺得,SAT閱讀只要不給自己拖后腿就可以,但其實,如果你的SAT閱讀拿不到一個優異的分數,你是很難上1480+,甚至是1500+的。
很多同學都覺得,SAT閱讀只要不給自己拖后腿就可以,但其實,如果你的SAT閱讀拿不到一個優異的分數,你是很難上1480+,甚至是1500+的。
美國有個說法:“SAT閱讀考的就是你是否會考試。”考試技巧在SAT閱讀里是一種功夫,快速在文章中定位信息并作出正確的選項有時就像武俠小說里高手耍劍,動作干凈利落,落刀刃刃封喉。而快速閱讀的基礎就是要大量積累。
普林斯頓大學招生辦主任Janet Lavin Rapelye說:“我們希望在essay里看到的是我們的申請人掌握英語,而不是簡單地使用英語,不管英語是否是他的第一語言,從他的文章中我們想要看到他一定的英語語言的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他對于這些知識的辯證性見解,因此我們建議我們的申請人辯證性的、多樣性的閱讀。“
新SAT閱讀是基于證據的閱讀,與文法部分設置在一起,各占一半分數,且寫作及數學這兩大獨立模塊都直接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屬重中之重。那么,你知道新SAT閱讀題源都是來自哪里?哪些題材與作者最受青睞嗎?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新SAT考題源出版時間
新SAT所選取的文章中最早的出版時間是1820年,最晚為2013年。所選取的2007年出版的文章數量是10篇,沒有任何一篇文章選自1984年。
一共分析了45套真題,405篇文章(每套題中包含9篇閱讀文章),并找到了其中274篇的出處。
其中文章有78%是在1980年后出版的,1900年之后的出版物更是占到了96%。1900年以前只有少量幾篇,且幾乎都來自19世紀的經典著作。比如查爾斯·狄更斯的《遠大前程》還有夏洛蒂·勃朗特的《雪莉》等。可以說,新SAT是一門富有現代氣息的考試。
SAT文章類型
1.One U.S. and world literature passage.(一篇世界文學類文章)
2.Two history/social studies passages.(兩篇歷史/社會研究類文章)
● one insocial science(一篇是人文社科類)
●one from a U.S. founding document or text in the Great Global Conversation.(一篇是美國建國文獻或在全球范圍內民權運動的文獻)
3.Two science passages.(兩篇自然科普類文章)
SAT考試鐘愛讀物
在研究新SAT文章出處時發現,274篇文章中:121篇來自121本非虛構類書籍(不包括傳記類)。
以下是根據主題不同的再分類:
71篇來自各類報紙雜志,53篇來自小說,25篇來自傳記類作品,3篇來自各類組織的報告,1篇來自個人博客。
71篇文章所選自的各類報刊雜志僅有35種,其中這71篇文章中有一半集中于以下8種刊物: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Times)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
●《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
●《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
●《連線》(Wired)
很顯然,這8種刊物中有某些東西為SAT所特別看重,也許是文風,也許是文章內容,也許是作者寫作的腔調等等。那么,這種所謂的“SAT風格”是否存在?這8種刊物又到底有哪些共性?
1、《紐約時報》
SAT的招牌題源。71篇文章里有17%都來自這里,是排名第二的《紐約客》的兩倍。在美國,《紐約時報》的日讀者量接近兩百萬,僅次于《華爾街日報》,而其網站的月訪問量更是達到了三千萬人次。
這家有162年歷史的老報紙曾經獲得112次普利策獎,位列美國新聞機構之首。與此同時,《紐約時報》還是民主黨及其施政綱領的鐵桿支持者。其左派傾向和“紐約中心”的視角常為人所詬病。
2、《紐約客》
美國最受尊重的雜志之一,不論是新聞報道,還是小說,都相當出色。當年伊拉克的阿布格萊布虐囚丑聞就是由《紐約客》雜志聯合“新聞60分”欄目首次披露,而近幾年最重要的小說家都曾選擇《紐約客》發表自己的作品,包括愛麗絲·門羅、村上春樹、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J.D.塞林格,還有約翰·厄普代克等。
《紐約客》雜志以調查詳實的長篇深度報道著稱,其話題覆蓋廣泛,從藝術到國際政治,到環境問題,再到社會學,無所不包。《紐約客》文章的文筆極佳,不僅用詞高級(SAT詞匯在《紐約客》中屬常見詞匯),句式也相當典雅。
3、《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是1888年10月國家地理協會出版的圖書,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雜志每年發行12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
《國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征,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注冊商標。雜志內容為高質量的關于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準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該刊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
4、《科學美國人》
《科學美國人》是在美國發行的一本科普雜志,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持續發行時間最長的雜志。它的主要受眾是那些教育程度良好但本身并不從事科學工作的人群。其文章思路清晰,語言準確,配圖質量也相當高。
5、《高等教育紀事報》
《高等教育紀事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是一份以學院、大學和學生事務為主要報道內容的英語周報。每年發行42期,每期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為學術圈新聞及招聘信息,第二部分叫“紀事報評論”,主要話題與藝術相關,也重視思想的討論與傳播。
6、《大西洋月刊》
《大西洋月刊》是美國最受尊敬的雜志之一,一本有關文學、政治、科學與藝術的雜志,第一期出版于1857年11月。《大西洋月刊》堅持無黨派、無偏見原則,對于任何事物采取一種超然、充滿智力性、幽默的、有藝術感的態度。它拒絕將自己置于任何派系中,但它將永遠會與擁戴自由、國家進步、榮譽這種信念的人在一起。《大西洋月刊》定址波士頓,曾經登載過許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包括各種廢奴主義者的著作,馬克·吐溫的小說,還有馬丁·路德·金非暴力不合作名作“伯明翰監獄的來信”都是在《大西洋月刊》率先登出。
7、《新共和》
《新共和》雜志是一本關于美國政治和文化評論的自由派雜志。一般都認為《新共和》雜志比較親民主黨。不過同時它也有強烈的親以色列色彩,政治上持鷹派立場,這一點讓它在左派雜志中顯得非常另類。
8、《連線》
《連線》雜志1993年才成立,應八九十年代數字化革命和互聯網科技的潮流而生,主要報道美國科學與技術的最新發現。到目前為止,《連線》是以上提到的8種雜志中“最年輕”的。它的關注焦點幾乎全部與科技有關,既包括最新科技介紹,也討論新興科技對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影響。
文化歷史背景補充
在新SAT官方指南中,CB明確了對美國建國文檔、近現代政治思想的考查。
根據CB的命題思路,歷史類文章的考查重點,總結歸納SAT文化背景的考核脈絡,共計三大主題、八大模塊:
三大主題:
政論(美國歷史/法國大革命)、女權、黑人
八大模塊:
獨立戰爭 / 制憲會議 / 法國大革命 / 南北內戰 / 世界大戰 / 民權運動 / 女權運動 / 黑人運動
重要的建國文檔:
1.The Mayflower Compact《五月花號公約》
2.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不自由毋寧死》
3.Common Sense 《常識》
4.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獨立宣言》
5.Constitu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憲法》
6.The Bill of Rights 《權利法案》
7.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the Citizen《人權宣言》
8.The Federalist Papers 《聯邦黨人文集》
9.Anti-FederalistPapers 《反聯邦黨人文集》
SAT考試偏愛的作家人選
在美國,有作品出版的作家數以萬計;在世界其他英語的國家出版過自己作品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這274篇文章里,出現超過一次的作者有13位。
在SAT最喜歡的13位作家中,其中11位,或者是東北部頂尖高校的教授,或者是《紐約時報》或《紐約客》的作者。
關注這些人的作品:
*茱莉亞·阿爾瓦蕾茲(Julia Alvarez)
*姜帕·拉西里(Jumpha Lahiri)
*譚恩美(Amy Tan)
*多娜·塔特(Donna Tart)
*馬爾康姆·格拉德維爾(Malcom Gladwell)
*布萊恩·格林(Brian Greene)
*阿蘭·萊特曼(Alan Lightman)
*達令·克拉克·海因(Darlene Clark Hine)
*提摩西·佛里斯(Timothy Ferris)
*杰克·希特(Jack Hitt)
*凱文·凱拉吉克(Kevin Krajick)
*奧利弗·莫頓(Oliver Morton)
*瑪格麗特·塔爾伯特(Margaret Talbot)
新航道上海學校SAT頻道小編對即將要備考SAT考試的學員們一些備考建議:
在進行英語閱讀積累時,我們可以邊讀書邊做讀書筆記,記錄下自己認為值得記錄的詞匯、好句或者關于內容的任何感想,讓這些讀書筆記記錄下自己閱讀成長的軌跡,這是一件無比幸福和有意義的事情。
對于重點文章可以養成反復閱讀和咀嚼,因為往往我們在第一次閱讀時往往把精力放在如何讀懂上,有時候會忽略語言本身的美以及隱含的幽默感或作者精心的設計。而這些東西往往在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閱讀時就會顯現出來。
相信在這樣的訓練之下,閱讀能力一定可以在某種時刻達到質的飛躍。
請加COCO老師(微信號:shnc_2018)
百人留學備考群,名師答疑,助教監督,分享最新資訊,領取獨家資料。掃碼免費加入
免費獲取資料
熱門搜索: 上海sat培訓機構排名| 2019年SAT香港考團| 上海SAT培訓| 上海SAT培訓班|
免責聲明
1、如轉載本網原創文章,情表明出處
2、本網轉載媒體稿件旨在傳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3、如本網轉載稿、資料分享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后速與新航道聯系(電話:021-64380066),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
班級名稱 | 班號 | 開課時間 | 人數 | 學費 | 報名 |
---|
姓名:
電話:
制作:每每